19世紀末,一場發生在朝鮮的清日戰爭,竟然演變成台灣島嶼的被割讓,荒謬的情節,無可奈何的悲情,交織成「亂世豪門」這段史詩電視劇。

 actor_clip_image002 

王家老爺,五十歲。艋舺巨富。知書達理但保守封閉。反日抗日,遭到當權者及商場對手迫害、擠壓,家族勢力一再衰退……。日軍攻陷台北城後,王家成為日軍勒索、搜括的對象。

 

actor_clip_image004

 

王家夫人,四十六歲。生育一子一女。對丫頭秋蓮有一種既依賴又排斥的複雜心理,希望她長年在自己身邊供使喚,又不願兒子在媳婦死去之後納她為續弦。

 

actor_clip_image006

 

王家少爺,二十一歲。談吐出眾,好詩書、習武術、帶團練,深得父親倚重,和家丁陳武龍,兩人才智相當,惺惺相惜,情同手足。只是這份兄弟情誼,後來卻受命運撥弄,兩人走上迥異的人生道路。王文傑的仇日抗日,代表台灣民主思想的萌發與奮進……。

actor_clip_image008

原是王家家丁,二十一歲。機智靈敏,叛逆性重,有別於一般的僕役家丁,與千金王素琴相戀。和少爺王文傑原本有著跨越階層的兄弟情誼,但兩人後來卻因國族理念的差異、政治立場的背離,而形同水火。

actor_clip_image010

王家千金,二十歲。王老爺的掌上明珠。容貌美麗,個性活潑,自小被教以詩書和女紅,以便日後嫁入官家。和家丁陳武龍之間雖有愛情,但還是謹守禮教,奉父命出嫁……。她是政治利益的祭品,也是父權社會的犧牲者。

actor_clip_image012

王家丫環,十九歲。容貌秀麗、個性溫婉,是王老爺從宜蘭帶回的女棄嬰,受到老爺疼愛。少奶奶死後,負起照顧小少爺的責任,原本有機會成為王家少爺填房,卻因故離開王家……。

 

中國對日本一場失敗的戰爭,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李鴻章、伊藤博文……,這些極其遙遠的人物,他們在歷史的大舞台上走動、交涉、割讓;這廂台灣島嶼上的官員唐景崧、劉永福、邱逢甲,正在籌謀、備戰,而老百姓仍然日出而做,大稻埕的商人照常把貨物送上商船,沒有自覺到他們的命運即將改變。

 

「亂世豪門」的劇情沿著大歷史與戲劇交織編撰,以歷史的真實交織著豪門家族的虛構故事,嘗試在這兵荒馬亂的歲月中,帶出台灣人的命運。真實和虛構,兩條敘事軸線相互密合,彼此依賴,毫無斧鑿的痕跡,更牽引出高潮迭起的情節。

 

「台灣民主國」的成立,原本就是荒謬劇。倉促的成立,粗糙的體制,主事者的畏縮,在在註定它只是曇花一現。然而,當「台灣民主國」的光圜褪去後,帝國的官員們紛紛內渡大陸後,台灣人慘烈的反抗才真正開始。

 

「亂世豪門」的劇本可以說是由對立的兩種元素組成:官方和人民、豪門和奴僕、義軍和亂兵、理想和現實、外來與本土……,這種通俗劇裡強調的對立性,帶出人物相互的衝突,也使得情節更有張力。這是萬仁導演從真實的歷史中淬取,而將之用於戲劇情節。

對與導演一起編劇的我而言,了解導演的用心是在透過這樣的對立性,來呈顯歷史的荒謬,人性的高尚、私欲、貪婪、憤恨的各種層面。

 

 

 

亂世豪門的故事

1894年,日本於甲午戰爭中擊敗積弱的清帝國,兩國簽訂「馬關條約」,從此以後,影響台灣人民命運至鉅……。

 

甲午戰前,由於在台灣的清朝官僚體系官員全由中國內地派來,心態自大、貪婪,加上輿論由少數士紳富豪控制,他們與官僚組成上層統治階層。日本政權的替換,無疑將剝奪這些階級的特權與利益。

 

戰後,官員與士紳成立「台灣民主國」抗日,但缺乏真正民主與民眾支持,年號「永清」與國旗上的黃虎圖騰,即被視為臣服清帝國的象徵。其實,唐景崧、邱逢甲(湯志偉飾)沒有抗日建國決心,他們與清廷一樣,盼望歐美列強援助。俄德法三國強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給他們極大的鼓勵。

 

而日軍登陸至佔領民主國首都台北,不過十日;但從台北攻到台南,卻長達近半年。蓋因自桃竹苗以下(台南例外)對鄉土抱著強烈情感,佃農壯丁自組義民軍,以鋤頭、鎌刀、竹茅、刀劍為武器,採游擊戰術,讓日軍疲於奔命。這段義民軍抗日的史實與台灣民主國成立與崩潰,是彼時歷史背景,也是「亂世豪門」戲劇情節的主軸。

當然,虛構的艋舺王家成員間的恩恩怨怨,也與歷史事件互為交織,成就一個動人的故事:甲午戰前,台北城內,豪門巨富的王文祥老爺(龍天翔飾)和夫人(蘇明明飾)原本官商場兩得意;公子王文傑(溫昇豪飾)、千金王素琴(謝欣穎飾),卻分別愛上府中丫環秋蓮(許安安飾)與家丁陳武龍(范植偉飾)。

 

素琴原想反抗父母之命,不願嫁到官家而與武龍私奔,但終被擒回,最後墮入不幸福的婚姻牢籠。武龍流亡在外,遇藝旦雲英及辜顯榮提攜,因而翻身。而王夫人不願兒子文傑娶丫環秋蓮為續絃,迫害秋蓮羞憤出走……。

1895年後,日軍入台,官員士紳立「台灣民主國」,卻在極短時間潰散敗逃。文傑從領導鄉里團練到潛入山林加入游擊隊,誓死抗日,到最後一刻仍不屈服。原本親如手足的文傑和武龍,因政權認同的殊異,已成仇敵;而兩對青梅竹馬的戀人,也因門第的差距及大時代的變動,歷經最舛誤艱苦的遭遇……。

 

百年前的一段台灣甲午風雲,亂世裡遭受牽連的豪門家族,動盪的家國、詭譎的局勢,個人被大時代巨輪翻轉輾壓,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信任或背叛、臣服或反抗、苟生或殉死、愛或不愛,都是艱難的課題。

 

 

感情線

(公視亂世豪門 片尾曲版)    演唱:黃乙玲 :張錫安 :Jewel

 

落雨的暗暝不知要去叨位 孤單的身邊

已經無你這段情風雨攏行過 怎樣放抹記

只好惦惦離開

明知你甲伊親像滿星月圓

會凍作伙過到幸福日子

但是我無法度掩蓋失去的傷心

想起彼時就走去匿 不敢望 你的陪伴

會凍行到永遠這段情只有惦惦放治心底

不敢看過去的夢 漸漸失去的感情線

只要你將伊放心肝底不變

 

http://blog.pixnet.net/badaclub/post/9529601

 

 

很好聽的一首歌

這首歌好淒涼~聽後有種眼角汎淚光之感

不是乙玲的聲音來詮釋恐怕這首好歌只能塞到壁角孤芳自賞了

搭配亂世豪門劇集

很像四百年來台灣近代史的無奈

台灣人歷經異族荷蘭統治

中國清朝無情對待割讓日本

日本是在中國受降下割讓他們口中

(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意)的邊陲地帶

所以有些人誤認是日本據台~其實是錯解

唯日本治台期間雖也是異族統治

但確是比中國更認真治理台灣

不像中國統治下的台灣~貪官污吏滿天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q啤酒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