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主持一個親子活動,在分享的時刻,一個5歲的小女孩問:「為甚麼所有故事都有教訓,有沒有沒有教訓的故事?」原來,她的母親很喜歡給她說故事,但為了讓她有所得著,所以每次說故事都不厭其煩向她解說故事的意義。這位母親為孩子的付出當然值得欣賞,但可有想過,完全家長指引的培育方法,可能窒梏了孩子的思維?為甚麼「狼來了」的故事只能教導我們不可說謊?讓孩子有空間自己想一想,可能看見另一片天空。孩子可能看見務農與牧羊工作的分別,也可能會為牧羊孩子想出一百種解悶的方法,讓他們的思維無邊無際,才是走出框框的好方法。

 

在培育孩子的過程,當然需要家長指引的時刻,但過程中並非所有事物都只有一個答案、一種觀念,讓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想法,陪同他胡思亂想、漫談胡扯,既是一種親子樂趣,也是孩子成長後一份美麗的回憶。

 

假如我們讓孩子自由自在去想,容許他有希奇古怪的念頭,將能夠培育出更具創意的孩子。

 

 

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紅心

 

 

 

任何生命 沒有好與壞

所有事物 也沒有所謂的對與錯

我們都給孩子一個希望 卻忘了給他一個夢

一個可以築夢的天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q啤酒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